- · 《计算技术与自动化》栏[08/03]
- · 《计算技术与自动化》刊[08/03]
- · 《计算技术与自动化》征[08/03]
- · 《计算技术与自动化》投[08/03]
- · 《计算技术与自动化》数[08/03]
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智能家居“火”起来了,市场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突飞猛进、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,让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愈发凸显的智能化趋势,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。
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突飞猛进、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,让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愈发凸显的智能化趋势,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。以智能家居行业为例,大量的智能单品、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智能家居设备,从概念走向了现实。
自2013年,智能家居就已经“火”了起来,但当时,很多人认为智能家居并没有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。如今,随着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智能产品的更新迭代,各类智能家居平台先后涌起,各种智能解决方案也开始陆续涌现,智能家居体系得到进一步落实。2018年,智能家居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,人工智能、物联网技术的成熟都推动着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发展为系统智能,智能家居在不断培育消费者的使用习惯,潜力巨大。
过去一年,富含高科技元素的智能新品层出不穷,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消费者对这些智能化产品的关注热度也是持续走高。在家电智能化及互联网家电基础上构筑起来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,更是吸引了大批热衷科技、追求高效率生活方式的年轻消费人群。
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,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智慧家庭网络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,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发展,智能家居已经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,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。如今,智能家居正在普及发展,逐渐走入大众视野,出现在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,诸如海尔“4+7+N”全场景定制化成套智慧方案、长虹人工智能智慧家庭解决方案、国美智能家庭整体解决方案等等。
海尔“4+7+N”全场景定制化成套智慧方案
海尔智慧家庭打破常规认知,以科技创造新可能的背后,是其对于产品、方案、生态的布局深耕。2018年AWE,海尔智慧家庭推出“4+7+N”全场景定制化成套智慧方案,涉及厨房、客厅、卧室、浴室4大物理空间,以及全屋安防、全屋用水等7大解决方案,为用户提供涵盖衣、食、住、娱的一站式智慧服务。借助全球构建的6大品牌集群,以及全球10+N研发体系,海尔智慧家庭的产品和技术迭代,可满足从年轻到峰层各类群体所需,并实现行业唯一可根据用户室内结构、生活习惯等个性化需求,提供全场景定制服务。此外,海尔智慧家庭细分用户需求,通过搭建衣联网、食联网、空气圈等生态体系,为用户提供可持续迭代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。
长虹人工智能智慧家庭解决方案
在2018年AWE上,长虹推出了人工智能智慧家庭解决方案(CHiQ Life),围绕娱乐、烹饪、空气、用水等家庭生活场景,借助全空间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,为用户带来更舒适、更便捷、更轻松的美好生活。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为智慧型家电带来了新的自然交互方式,而在长虹CHiQ Life解决方案中,首次提出了基于全空间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,实现在家庭全空间与电视、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、空气净化器、厨电、净水器、窗帘、安防等智能设备,做到实时交互、实时响应,为用户提供“随叫随到”的舒心服务。
国美智能家庭整体解决方案
2018年11月28日,“智美 家·生活”2018国美智能家庭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开幕,国美正式进入智慧“家·生活”战略周期。包括国美智能86吋旗舰TV、GOMEPOD智能音箱、智能激光电视等在内的多款智能产品重磅发布,开放共享的IoT平台及国美OS系统相继亮相,终端服务网络同步持续建设。国美智能家庭整体解决方案将全面落地,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体验。国美智能首先切入物联网领域,完成了“硬件+软件+IOT云平台”解决方案的模式创新,并在物联协议、开放平台、大数据平台和国美智能APP四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能力。
走进智能家居新时代
生活因物联网的兴起而不断发生变化,我们开始被网络化和信息化所包围。物联网应用在家庭中,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中的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和交互,创造出了更高效、更舒适、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人性化的智能家居生活。
人们对于智能产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,随着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换代,消费者更加热衷追求品质生活,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产品正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新趋势。国内的智能家居系统正在不断攻破技术瓶颈,丰富使用功能,提升用户体验,未来,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,智能产品价格逐步走低,智能家居将会进入到更多普通消费者家中,我们将身处一个充满着更多智能设备,物物互联的智能家居时代。
文章来源:《计算技术与自动化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syzdhzz.cn/qikandaodu/2020/1030/542.html